2025年8月29日,东莞证券发布了一篇锂电池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革新技术,方兴未艾。
报告具体内容如下:
投资要点: 干法电极工艺是一种新型电池制造工艺。目前锂电池电极制造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工艺成熟度高。干法电极工艺和湿法电极工艺的核心区别在于:干法工艺不使用溶剂,以及省去后续的烘干和溶剂回收工序。相较于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各个环节的难度会加大。目前干法工艺的关键难点在于无溶剂下混合电极材料粉末的均匀性、成膜一致性问题,良品率较低。 干法电极是助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全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显著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锂电池的终极方案。我国全固态电池已确立以硫化物电解质为主流技术路线的发展路径。适配全固态电池生产的革新制造工艺亟需突破。在全固态电池生产的前段极片与固态电解质制备环节,干法电极工艺拥有高压实密度、无溶剂更适配硫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以及低成本的显著优势,能够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约20%,简化生产流程,减少设备占地面积,降低电池制造成本10%以上。为全固态电池在高能量密度方向发展和规模化量产落地提供可靠路径,成为推动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干法电极工艺催生设备新增及迭代需求。全固态电池和传统锂电池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差异大,固态电池设备成为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先受益的环节。干法电极工艺的关键工序是“干混+纤维化+辊压”,对应的纤维化设备是核心增量设备,干混设备和辊压设备需要迭代升级。根据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年左右小批量生产,可以预见,2025-2026年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将密集落地,行业将迈向中试到量产攻坚的新周期。随着全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干法电极技术将不断进步,设备陆续导入产线验证,设备订单有望加速落地。预计未来几年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将迎来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随着固态电池产业化推进,设备环节先行受益。干法电极工艺作为电池技术变革的新方向,更适配全固态电池生产,核心设备新增及迭代需求将为相关企业带来新市场机遇。重点关注把握固态电池发展契机、在核心工艺干法电极领域拥有领先优势的设备公司:具备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解决方案能力的先导智能(300450)
(300450)、在干法电极设备领域拥有先发优势的纳科诺尔
(832522)、已交付国内头部企业首条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的利元亨
(688499)、已布局干法前段整线成膜技术的曼恩斯特(301325)
(301325)、推出了第三代全固态干法电极工艺的赢合科技(300457)
(300457)。
风险提示: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不及预期风险;技术路线变革迭代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更多机构研报请查看研报功能>>
声明:本文引用第三方机构发布报告信息源,并不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数据仅供参考,据此交易,风险自担。
优配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